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生命的奧妙
五個蝴蝶谷都各自有特別的蝴蝶,
從中我們找到了個最特別跟別人最不一樣的蝴蝶-寬尾鳳蝶
寬尾鳳蝶是台灣稀少種,
也是種奇妙的蝴蝶,
從小就和別人不一樣,
就連食物都挑台灣特有的檫樹吃,
鳳蝶媽媽一定會將寶寶放置在台灣檫樹,
鳳蝶寶寶從小就生長在台灣檫樹,
等羽化後才會離開茶樹到各處看看,
最後再回到台灣茶樹下生產。
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芙山戶外休閒旅遊
帶來幸福的蝴蝶-
取自其的蝴字的諧音福也代表著牠們讓台灣撐過5.60年代的刻苦時期,後來人們開始重視保育,也明白蝴蝶真正為台灣帶來的是那片美麗景致,也是我們所共同擁有的最大財富,之所以再將福改為同音字"芙"正是因為有如蝴蝶翅膀對稱般,上方正是她喜愛艸花,又因為蝴蝶喜好純淨的生活環境,山中溪流的上游正是最適合牠的,有蝴蝶;有適合牠生存的環境;又有牠喜愛植物所構成的自然生態系,就是品牌所訴求的環境永續發展也將台灣獨特的山林美景傳續世世代代,全家旅遊樂活生活。
2013年3月2日 星期六
福蝶
台灣人發現這個寶藏因此做起蝴蝶加工業
因此為台灣增進不少收入為台灣帶來將近三十年的幸福,
由於上天的恩賜,給予我們珍貴的蝴蝶,
台灣有著美麗的蝴蝶在當時人們的眼中是一種福氣的象徵,因為有蝴蝶才有飯吃。
而我們卻沒有好好重視以及保護這樣的珍貴資源,
導致數量逐漸銳減
到了需要被保育的地步
而今蝴蝶越來越少台灣主要的加工出口業也被其他科技加工取代
然而蝴蝶身上的色彩仍然在不少人心中留下美好的記憶,
現今有不少人發現許多素材都可代替蝴蝶的色彩,
可以停止捕殺蝴蝶同時可以創造出美麗的作品,
但最重要的是讓蝴蝶繼續生長,
台灣才可以重回蝴蝶王國這個美名。
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match
一個生活在北台灣
一個生活在南台灣
原不會交集的兩個女孩
因有了共同的興趣而進入了同一間大學
而不同生活背景的女孩
我住在新莊
一個生活在南台灣
原不會交集的兩個女孩
因有了共同的興趣而進入了同一間大學
而不同生活背景的女孩
在生活上有著不同的想法
一北一南卻有著很心靈契合的共識
一北一南卻有著很心靈契合的共識
我住在台南一個在林鳳營隔壁的"柳營"其實我們才台灣是最大的牛奶產地。
一個望出去都是稻田的地方,溫暖純樸的台南,是我成長的地方。
有著曾經繁華的歷史背景,想藉由設計讓個多人了解這片土地的美。
在這我遇到很棒的工作夥伴,有著相同共識,才能一起做非凡的事!
有著曾經繁華的歷史背景,想藉由設計讓個多人了解這片土地的美。
在這我遇到很棒的工作夥伴,有著相同共識,才能一起做非凡的事!
我住在新莊
新莊聚集了許多從外地來台北打拼的人們,
因此新莊有著城市人的冷漠卻也保有了鄉下人的熱情。
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帶來幸福的蝴蝶
[福蝶]-帶來幸福的蝴蝶
台灣是座美麗的寶島在地理上有的獨特的地形風貌,在於航海以及動物遷襲中樞的因此有這
創造特殊的生物以及文化背景.在這背景之下的我們看見了台灣美麗物種的價值,對於當時
辛苦的人們在廟宇燒香祈求,上天賜予的恩賜給予我們珍貴的蝴蝶,卻沒有好好重視以及保
護這樣的珍貴資源.台灣有美麗的蝴蝶在當時人們的眼中他是福氣的象徵,因為有蝴蝶才有
飯吃。
台灣是座美麗的寶島在地理上有的獨特的地形風貌,在於航海以及動物遷襲中樞的因此有這
創造特殊的生物以及文化背景.在這背景之下的我們看見了台灣美麗物種的價值,對於當時
辛苦的人們在廟宇燒香祈求,上天賜予的恩賜給予我們珍貴的蝴蝶,卻沒有好好重視以及保
護這樣的珍貴資源.台灣有美麗的蝴蝶在當時人們的眼中他是福氣的象徵,因為有蝴蝶才有
飯吃。
因此傳統建築以板橋林家花園,漏窗就以蝴蝶為圖飾
2005年底最新換發的身份證正面,用紫外線照射,在姓名欄底部也有蝴蝶防偽圖案。
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蝴蝶人
整批的蝶仔倒進大水溝
由於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進入一九四○年代不久,在日本有關台灣蝶類的研究便進入衰退期。起先余木生還可透過郵寄將標本寄到日本,隨著戰事愈來愈吃緊,郵寄也告中斷,全家都沒頭路,為了家計余木生一方面回去做輕便車的鐵路工,另外也承包製糖會社的甘蔗來砍。一九四四年,余清金被徵召到台中機場當警備兵。而余木生自開始捉蝶以來,收藏了一些比較好、捨不得賣掉的蝶隻,也因為戰時藥品短缺沒有放置臭丸(樟腦丸),到戰爭結束後全都蛀掉,整批倒進枇杷城的大排水溝,隨流而去。
將台灣推向「蝴蝶王國」之路
二十四歲那年,余清金將蝴蝶做成書籤,拿到日月潭批給店家賣。當時嗜好收集蝴蝶的台大工學院教授凌霄來到埔里,因購買蝴蝶而與余清金結識。苦於沒辦法將蝴蝶出口的余清金,後來與凌霄合作,將台灣的蝶類大量輸入日本。當時一般人民生活拮据,大家都沒有工作做,余清金一隻蝴蝶的收購價是三錢,加上包裝還有損害率,他賣給凌霄是一隻六錢,並告訴凌霄:古早賣給日本人是一元,要賣多少隨便他,余清金並把昔日有往來的主顧和價目表寫給凌霄。
「伊開價賣日本人美金一元,賺十幾倍,做二年就賺了很多錢。我以前連飯都沒得吃,怎麼想也想不到可以存錢?」凌霄並以「Fomosan Butterflies Supply House」之名,刊登廣告在美國的自然科學家名錄(Naturalist Directory)上,引起很大的迴響。
五年後,凌霄移居加拿大,余清金也開始以自己的名義申報出口。一九四二年,美國的廣告公司找上余清金,想要跟他訂購一千萬隻的蝴蝶,打算在每張廣告信封上用玻璃紙放隻蝴蝶,以便增加民眾的閱讀率。余清金一聽一千萬隻,嚇了一大跳,不敢答應,就允對方先捉五十萬隻試試。那曉得由於夾上蝴蝶的廣告單效果奇佳,民眾反應熱絡,為了應付逐年增加的訂單,余清金也架構起全台的捕蝶網絡,將台灣推向「蝴蝶王國」之路。
「頭先只有我在做,大家看到目睭轉大,」那時余清金枇杷城的家中,經常有出口商出入,有的甚至提著大把的鈔票送上門,央請他:「
隨著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的來臨,以及保育觀念的重視,台灣的蝴蝶產業也走入下坡,市場逐漸被東南亞國家取代。原本大家爭相捉取的蝴蝶,在台灣經濟逐漸起飛聲中,「捉蝶仔的」也逐漸殞落。
**************************
曾經是蝴蝶王國的台灣,因為濫捕與天氣異常美麗的蝴蝶不再像從前一樣眾多,人們才開始
正視我們珍貴的資產一點一點地消失,深深擔心的那養育台灣將近三十年的蝴蝶將再也不復
在.保護生態珍寶由你我開始,認識台灣有這特別的生物,蝴蝶,’’福蝶’
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
蝴蝶村x蝴蝶人
昔日,滿山蝴蝶飛
最早進行台灣蝶類研究的日本著名昆蟲學家松村松年,有一次來到埔里,面對滿山滿谷飛舞的蝶影,不禁讚嘆這美麗的山城是座「蝴蝶村」。
戰後一九六○年代,埔里蝴蝶加工業高達四十七家,全台依此維生的從業人口有數萬人,在國際間打造出台灣是「蝴蝶王國」的美名。而今原本蓊鬱的山林,已被大量的開墾。今年林務局又將南山溪一帶的雜木林砍除,蝴蝶數量比去年明顯地又減少。
回想三十五年前,日人濱野榮次來到南山溪採集時,猶可看到溪對岸連沒設陷阱的水窪地,都聚集約一張榻榻米大的蝶群,有升天鳳蝶、斑鳳蝶、青斑鳳蝶等。潺潺流水聲中,只能想像昔日那曼妙的身軀在林間舞動著的蝶影……
早在一八五六年至六六年間,熱愛動物的英國外交官兼駐台領事斯文豪(R.Swinhoe)在台期間就採集蝶類,並將標本送給大英博物館。一八九七年,台灣割讓給日本的第二年,日本一位名叫多田的人,就到台灣來採集各種動物;直到一九○六年,台灣蝶類才在「動物學雜誌」上連載,台灣的蝶類經由日本人之手,有了新的發展。
台灣蝴蝶加工業家族的始祖
隨著日本國內掀起對台灣蝶類的研究熱潮,朝倉成立株式會社,正式做標本的買賣,而埔里相繼有十來人投入「捉蝴蝶」的行列。透過朝倉株式會社埔里輸往日本的蝶隻,一九一八年時為三十萬隻;隔年,增加到六十萬隻;一九二○年,是三十萬隻,大部份的蝶隻都送到岐阜縣的名和昆蟲研究所。而在埔里街上日人所開設的日月旅社,每年夏季時,就湧進日本來台採集蝴蝶的學生。
余木生婚後,在夏天仍持續捉蝴蝶的工作,沒蝴蝶捉時,他就跑去做換輕便車的枕木工,搬運粗重的枕木一天下來只換來六角的薪資。
愛喝酒的枯葉蝶
患有胃痛毛病的余木生,每次上山捉蝴蝶時隨身都會攜帶裝酒的藥水罐,胃痛發作時好喝點酒來壓痛。一次,顧著捉蝴蝶的余木生一不小心將整個藥水罐掉落地上,他正憂心忡忡等一下胃痛的老毛病又患該如何是好時,只見一隻隻聞到酒香而來的枯葉蝶佇立在地面吸吮著,余木生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那時能捉到一隻枯葉蝶,相當做一天工的錢,他恍然大悟枯葉蝶竟然愛喝酒,高興地忘掉了胃痛的煩惱。「阮爸爸就將一團團的棉花丟入裝酒的罐子內,把棉花塞進樹坳裡,東塞一個西塞一個,一天可以捉到一百多隻;」余木生的二兒子余清金爽快地談到父親昔日捉蝴蝶的往事時指出;埔里其他同行看到余木生每天興高采烈地提著枯葉蝶來交貨而議論紛紛,大家商議等余木生出門就偷偷地跟在後頭,「他們只見到白白的棉花上頭,停留著一隻隻的蝴蝶,靠近一聞味道還臭酸臭酸的!」大夥一時也沒想到是酒,等知道真相後也紛紛跟進。由於酒精揮發快速,余木生後來想到將黑糖、百香果、鳳梨的汁液倒在酒裡攪拌,再用破布沾溼來吸引蝴蝶,一天下來可以捉到上千隻。
捉十隻,相當人家做十天工
由於大夥都在埔里附近一帶捉蝴蝶,賣一陣子同一款式的蝴蝶太多了之後,價格開始滑落,余木生隻身到北山坑想找找看有沒有別的品種。在那兒,他捉到一隻日本人很愛買的白蛺蝶,他喜出望外騎著富士牌鐵馬回家。隔天又去等,又發現一隻白蛺蝶,在一棵被蜂叮的爛心木(黃連木)上吸吮樹汁,才知道牠喜歡吃爛心木的汁液,依據牠的習性一天就捉了十隻,一隻一元,相當人家做十天工;拿到朝倉株式會社交貨的時候,他再三叮嚀朝倉千萬不能對其他同行提起,連續捉了一、二十天,其他同行看到了就追問朝倉:「怎麼會有這種蝴蝶?」又詢問余木生這些蝴蝶到底是在哪裡捉到的?大夥不得其解下,決定悄悄地跟在余木生的後頭,看他到底是在哪裡捉的。隔天一早,余木生騎著富士牌鐵馬出門時,知道後頭有同業尾隨,就故意往霧社的路上騎,乘機快速往旁邊的小路轉,一路躲躲藏藏擺脫同行的跟蹤後,使勁地回轉北山坑。大夥拿他沒奈何,又聚在一塊商議,等隔日一早,十個人分散在十個可能的出口,守候著;看到余木生經過就尾隨在後,最後才查出是在北山坑捕捉到的,「歸陣人做夥去捉,捉到後來,價錢就敗了了。」余清金說。
朝倉寄去日本的蝴蝶,發表了相當多的新品種,像「朝倉鳳蝶」、「朝倉小紫蛺蝶」等都是從余木生的手裡收購的,「當時我們認為賣給他,權利就是他的;像台灣的蝴蝶有很多都是用平山發表的,也是從我爸爸這裡拿去賣給東京井之頭的標本商平山修次郎;」余清金接著說:「後來我才意識到,這是我捉到的,發表時我也有權利列我的名字。」素有「民間昆蟲博士」之稱的余清金,戰後相繼發表木生鳳蝶、木生綠小灰、木生長尾水青蛾、余清金角金龜等。
頭殼莫一日莫在想蝶仔
一九二六年出生的余清金,在六歲那年頭一次跟著父親上山捉蝴蝶。在那困頓的年代,要吃個水果都很難得,經常在山裡走動的余木生,就帶著他的老二出門好摘些山芭樂帶回家。提著籃子的余清金沒多久就摘了滿滿的一籃山芭樂,閒不住的他就跑去看父親捉蝴蝶。只見余木生在靠溪邊的平坦地,相隔四、
余清金看到父親往上頭走去,整個心癢癢的也想動手去捉捉看,他靈機一動索性把頭上戴的斗笠拿下,當做捕蝶網使用,往地下一撲,只聽到斗笠內整群的蝴蝶霹霹啪啪叫,他把手伸入斗笠內,碰到蝴蝶就捏,捏了整整一堆,「我就想這下妥當了,等阮阿爸下來,看我幫伊捉這麼多,包穩真歡喜。沒想到伊下來,開嘴就罵:『叫你勿通捉,你偏偏去捉,莫一隻有粉(鱗粉)的』。」
那天晚上回到家裡,余木生心裡在想:「這個囝仔,敢是也對蝶仔有趣味!」隔天,就用鉛線圍成一個圓形,用布做了一個捕蝶網交給余清金,父子倆騎著腳踏車到石墩坑,余木生在上頭的小溪捉,吩咐兒子在下面的大溪旁捕,「能飛到大溪來的,攏總是體力較好、飛很快的大隻蝶仔,我就拼死捉,捉到流汗散滴,自六歲起,我的頭殼莫一日莫在想蝶仔。」余清金回憶說。
八歲入公學校的余清金,才唸了幾天書,就不太想去上學;到了二年級時,蝴蝶的身影佔據他整個腦袋,最後忍不住,早上出門後轉往附近的磚廠,冒著四、五十度的高溫衝進剛出磚的磚仔窯內,將裝著書本的包袱巾藏好,一個人偷偷跑到附近的山林捉蝴蝶,等放學時間到再回家,捉到的蝴蝶就偷偷地混合在父親的蝶堆裡。過了一個禮拜,有同學來找他玩,開口問他,怎麼都沒去學校?余木生一聽,竹掃帚拿來就往余清金的腿上打,「打到一凌一凌,伊很愛我去讀冊,我怎麼樣也讀不下去,過沒幾天,又偷偷跑去捉蝶仔。」六年下來,余清金的成績,沒一個甲,全都是乙。
余家家人相繼投入捉蝴蝶的行列,為了工作,先後買了六輛腳踏車。
訂閱:
文章 (Atom)